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04章就用衍圣公的人头为新政铺路吧

第304章就用衍圣公的人头为新政铺路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两年,北京制造局在除北京之外的五个地方开设了制造坊。

主要生产香皂、香水、卫生纸、牙膏等商品。

不要小瞧了这些轻工业商品,一旦产能提升起来,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例如顺天府其他县,就有不少有钱人做马车赶路百里到北京城购买香皂,一买就买100块,甚至几百块。

没错,他们就是经销商。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北京挖人,挖那些会制造香皂、香水、卫生纸、牙膏的手工艺人。

挖走后,自己在地方上搭建起小作坊来赚钱。

由于后端原材料开采速度极具提升,北京制造局产能也随之提升,这些生活用品的价格进一步下降。

现在北京至少有一半的人平时用香皂。

一半是多少人?

差不多80万人。

而这80万人中,有大概60万人选择购买乾元堂的商品。

假设三个月买一次,一年买4块,每块香皂100文钱,60万人一年买240万块香皂。

流水就能达到24亿文,相当于24万两。

卫生纸和牙膏这种比香皂更加高频的商品,流水就更大了。

这两样商品的流水,在崇祯五年的北京,分别达到了50万两和70万两。

香水的受众小一些,流水在10万两。

总流水154万两。

这种商品目前的净利润占比高达40,相当于赚了近62万两。

这只是北京哦。

其他五个地方,加起来赚了100万两。

乾元堂在崇祯五年的总净利润是162万两。

这和崇祯把南直隶抄了得到1亿多两比起来,是不是九牛一毛?

但是,这对崇祯来说,比抄了南直隶更赚钱!

更赚钱?

这特么相差这么多,怎么就更赚钱了?

还是那句话,抄家是一锤子买卖。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正常发展,必须依靠产业,而不是抄家。

目前只能从轻工业开始做起来,一旦轻工业的产能和产业链都拉动了,别说到时候开海玩远洋贸易了,就大明内部的2亿人市场,足够赚得盆满钵满了。

到时候可不是162万两的净利润了,产业线全部铺开,可能再翻10倍,1620万两(约10亿元)。

如果再加上海外的收入,几千万两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告诉你,只要朝廷有钱,内部的许多矛盾都可以用钱来缓和。

例如皇帝杀官员这件事,一口气砍几百个,也没人敢说什么,因为可以加俸禄,给足够的钱。

军队的福利、装备,工业的升级,医疗的研发,社会福利院的建设,交通体系,都可以用钱来解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目前的时机情况就是,今年的税收依然很少,今年北京制造局的收入也不算多。

但是张晨现在有信心。

把衍圣公解决掉,趁机把曲阜孔家封了,抬高孔贞运的位置,让孔贞运来做个吉祥物,缓和儒生们的心理冲击。

随后让李岩在各地开始建设新学。

一旦新学人才开始输出,更多进入官场,改革的阻力势必进一步减小。

所以啊,衍圣公真的是个关键人物。

就用他的人头来为新政铺路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