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具杀气神作竟是它!(2 / 2)
【诗句将起义军的暴力美学浪漫化,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宣泄。】
【也是对旧秩序的彻底否定。】
【黄巢用这首诗宣告了自己的决心,其杀气不仅针对腐朽的唐王朝。】
【更是对整个不公平世界的挑战!】
【那股子摧毁一切旧势力的力量,在文字间肆意涌动。】
……
弹幕:
《黄巢最杀气的诗,不该说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么?》
《韦庄:我一个大唐宰相写的诗,怎么就变成黄巢的作品了?》
《不过黄巢那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我是很喜欢。》
《不是?黄巢这个屠夫这么有文采?》
《黄巢好歹进了殿试,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说起杀气最重的诗,怎么没有杀杀杀杀杀杀杀?》
《就一顺口溜,你让张献忠来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上榜。》
《大西王:难说。》
《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才第二,那第一名是谁?》
《黄巢杀人八百万,相当于给这首诗附上BUFF了,杀气爆炸!》
《就是,黑幕!我花开后百花杀必须第一,谁来我都不服!》
……
天幕。
【第一名——李白——《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宛如一首气势磅礴的英雄赞歌。】
【开篇几句,李白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潇洒不羁的侠客形象。】
【赵地的侠客头戴长长的胡缨,腰间佩着如霜雪般明亮的吴钩宝剑。】
【他们骑着银鞍白马,在大地上疾驰而过,如同流星一般迅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几句诗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
【也是杀气最重的部分。】
【诗仙以刺客视角描绘极致暴力美学。】
【银鞍白马的飘逸与“深藏身与名”的神秘形成强烈反差,将杀人艺术化。】
【司马迁笔下“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的游侠精神,在此化作诗化的血腥浪漫。】
【金庸小说《侠客行》中的武功秘籍,正源于此诗的杀气启蒙。】
【而最后,李白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那些皓首穷经、追求功名的人的不屑。】
【在他看来,侠客们的豪情壮志和英勇行为,才是真正值得赞颂的。】
【李白的《侠客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将侠客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那股子纵横江湖、快意恩仇的杀气,让人为之热血沸腾。】
……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也纷纷涌出。
《第一名!诗仙!》
《乖乖,诗仙真特娘的仙气四溢啊。》
《刚才谁不服的?说话!》
《黄巢属于实干派,其他的杀气大多是吹牛,黄巢是真的做到了。》
《李白是唐朝第二剑客,估计真闯过江湖杀人。》
《李白有太玄经,在金庸体系里,应该和前朝太监、独孤求败一个水平。》
《阎罗王:首先我没惹任何人。》
《感觉陈老总写诗的水平很迷,有的诗磅礴豪迈,有的诗就很打油。》
《咏原子弹: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谁敢说原子弹没杀气的?》
《陈老总的诗才和他与敌人的距离成反比。》
《看的我激情澎湃!上号!》
《没有回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什么生命禁区。》
《我觉得最帅最有杀气的: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明明是无知者在劫难逃。》
《一般,感觉不如犯大吴疆土者,盛必击而破之。》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
……
而天幕外。
汉末。
极富才华的曹操站在天幕之下,捋着胡须认真欣赏着。
曹操一生征战,历经无数厮杀,自是对这等杀气腾腾的诗词有着别样的共鸣。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好一个侠客,好一番豪情!”
曹老板放声大笑。
“这等气魄,与我当年刺董之时何其相似!那时的我,孤身犯险,怀揣利刃,一心只为除贼,又何惧生死!”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郭嘉,说道:“奉孝,你看这些诗词,哪个最得你心?”
郭嘉微微一笑,“丞相,依嘉看,各有千秋。”
“不过,黄巢那首虽杀气十足,却少了几分谋略,倒不如辛弃疾词中既有杀敌之志,又含家国情怀。”
曹操点头称是。
“奉孝所言极是。这诗词如战场,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
“黄巢只知杀戮,岂能长久?”
曹操又望向天幕,眼神中既有对这些诗词的欣赏,又有着自己的思量。
心中默默地品味和比较着。
而在东晋。
桓温微微仰头,口中念念有词:
“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这等决绝狠辣,果真是豪情万丈啊!”
“这般杀气,正合我意!”
“石达开这般决绝之心,不可小觑。”
而看完了天幕之后,桓温更是沉默良久,缓缓说道:“视死如归,虽死犹生。”
“这等气魄,是在绝境之中的坚守。”
“吾一生征战,亦要有此等不畏死的决心,方能实现心中抱负。”
“虽然几次北伐未能取得决定性成功。”
“但或许,趁我还有这个精力和能力。”
“不必再拘泥于国内权力纷争。”
“认真的全力以赴,最后再北伐一次,搏一回。”
“也能博得一回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