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商量对策(1 / 2)
“论字排位,长幼有序。咱们兄弟,以后成家立业,各成一支。子孙名字,所立双名,每代取一个字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机选择,编入玉蝶。这是你家的,先取了二十个字,后世照例续添。这是父......”朱标欲言又止,“算了,不说了。你马上要有子嗣了,先给你。其他人也一样,都拟好了,时机到了也会给。”
原本关于名字的第三个字,朱元璋是有要求的,即用五行偏旁,以火土金水木为序。可是朱标不打算这样做,省得以后人为造出很多生僻字,看不懂也不会念。
“谢谢大哥!”朱棡嘴上说着,泪眼婆娑,心中默默地说了一声“谢谢爹!”
“本来以为,老二成家比你早,肯定先给他的。没想到,让你抢先了。”朱标察觉到了朱棡泪水模糊的双眼,赶紧打岔,“你二哥真是不争气。”
“呵呵!”朱棡笑笑没说话。
“话说回来,这终归是家务事,咱们不方便插嘴。不过呢,有人比咱们着急,肯定天天念叨呢!”朱标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啊?哦!那是当然了。再过一阵子,二哥的耳根子就有的受了!”朱棡也反应过来了。
“大哥,那个......”
“你又咋了?”见朱棡又扭捏起来了,朱标有些不爽。
“是关于二哥的。”
“他咋了?”
“都是坊间谣传,还是不说了吧。”
“唉?老三,没你这样儿的啊!赶紧说!”朱标催促道。
“那我先声明。第一,这是谣传,无凭无据。第二,大哥听了,可别生气。”
“行!咱们哪儿听哪儿了。”
“有人暗地里议论,二哥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正妃,生了儿子,那就是秦王世子。而秦王以后是要就藩陕西领兵的,这样一来......”朱棡话说到这儿就停了。
不过话的意思朱标是听明白了。秦王正妃是元人,生的儿子自然有一半的元人血统,以后继承秦王之位,说不定胳膊肘就会往外拐。朱樉正是有这样的考虑和担忧,所以才迟迟没有子嗣。
“放......”朱标大声地喊道,转而又压低了声,“屁!是谁在乱嚼舌根子!”
朱棡两手一摊。
“这恐怕是有人故意造的谣,先查一查再说。”朱标小声地继续说。
朱棡点了点头。
朱标正要再说点儿什么,秦顺再次上前奏道:“陛下,翰林院学士宋讷求见。”
“他来干啥?能不能让人消停一会儿啊!”朱标没好气地说。
这话在晋王朱棡听来,有点儿当面打脸的意思,尴尬地撇了撇嘴,朱标完全没有意识这个问题。
“小的去跟他说,陛下您正在忙?”秦顺试探地问。
“算了,让他进来吧。”
“大哥,那我就先回去了。”朱棡起身。
“行。聊个天儿都不消停,改天咱们哥儿几个一起吃饭。”
“好啊!”朱棡说着抬脚往外走,和宋讷打了个照面。
“臣宋讷参见陛下。”
“平身。宋学士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