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吃不完的肉(1 / 2)
当鲜血流干的那一刻,夏炎也彻底的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夏炎本姓其实并不姓夏,而是姓金,原名金炎。
他出身于一农户之家,家中的亲人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四个弟弟妹妹,总共七口人。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农民而言,供养一家七口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幼时的夏炎便经常听到父母的长吁短叹,似乎每天都在发愁明天的口粮从哪里来。
而事实上,金家的生活也的确过得十分拮据,家中几亩薄田的产出根本不足以供应一家七口吃喝。
因此在夏炎的童年记忆中,饿这个字是夏炎听弟弟妹妹说过的最多的词。
家中五个小孩,个个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每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模样,父母也常常因此而愁眉苦脸,也曾想过办法改变家中的状况。
然而,身为一介农民,既没见识,又没本事的他们又能改变什么呢?
他们能做的,只有更加努力的耕种自家的田地,只希望田地的产出能多一些,让家中的孩子不至于饿着肚子。
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各种育种技术的时代,土地的产出是有极限的,仅靠精耕细作,哪怕是夏炎的父母将家里的几亩薄田刨出花来,也不可能填饱七个人的肚子,只能维持一家人不至于饿死的状态。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夏炎长大成人。
十八岁那年,夏炎望着一贫如洗的家,望着满脸沟壑的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参军!
那一年,恰好有一个京城三大营的军需官领着一队士兵来到了夏炎村子附近的县城征兵,通过这一行人,夏炎得知了参军的好处。
参军不止可以每天吃饱饭,每月还有军饷可以领,虽说需要上战场,随时有可能战死沙场,可总比整天饥一顿饱一顿来得好,不是吗?
18岁的夏炎,正是最能吃的时候,可他却从未感受过哪怕一次的饱腹感,只因为弟弟妹妹年龄尚幼,作为长子的他,需要将家中为数不多的口粮分更多给弟弟妹妹。
可以说,18岁的夏炎,最大的念头便是能吃上一顿饱饭。
所以在听军需官说参军可以吃饱饭后,夏炎下定了参军的决心。
而当他将这件事于父母说的时候,父母也没有拒绝,只是在沉默半晌后,夏炎的父亲说道:“炎儿,是爹没有本事,没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你既然想参军就去吧,至少能吃上一口饱饭。”
夏国的确存在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可对于金家而言,让大儿子参军,却已经是他们能做出的最佳选择了。
因为家里太穷了,夏炎参兵至少能省出一部分口粮,让他的弟弟妹妹能够吃的更多一些。
“爹,俺不怪你。”
夏炎含着泪对自己的父母说道:“俺知道你们已经很努力了!只是这狗入的世道,不给俺们活路啊!”
父母的辛勤劳作夏炎都是看在眼里的,他当然不会责怪父母,他之所以参军,也存着一分帮家里减轻负担的心思。
“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夏炎的父亲勉强的笑了一声,说:“炎儿你当了兵,说不定以后还能当上大将军哩,到时候爹和娘说不定还能沾沾你的光哩。”
“爹,娘,你们等着吧!俺一定能当上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