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左右为难的袁逢(1 / 2)
第292章左右为难的袁逢
三河之地闻风而动。
三辅之地则稍微晚了一些,但消息还是很快就传过去了,因为袁树还有一部分名额是留给茂陵良庄的,所以三辅之地的人们也就顺便了解到了这个消息。
接着就是一传十十传百,官服还没来得及发通告,已经有一大批消息灵通人士打点行装、星夜兼程的出发了。
开玩笑,和袁树只不过一起出征过一次的三河良家子们都知道跟着袁树前途无量还能保命,更何况是袁树发家之地的三辅呢
茂陵良庄这些年不断扩大规模,原本的人口就很多,这两三年间,人口又增长了两万多,即使经过了袁树好几次的调兵遣将,现在剩下来的茂陵良庄庄户还是有六万多人,已经远远超过了茂陵县的在册人口。
并且因为扩张势头又快又好,袁树干脆批准了新建良庄,所以茂陵这边的干部们很快就在长安周边又扩建了两个良庄,一个有两万多人口,一个有一万多人口。
三个良庄加在一起,人口都快突破十万了,越来越多的汉人、羌人、鲜卑人和匈奴人等等群体闻风加入良庄,除了三辅本地人,凉州、汉中和蜀中也有人闻名而至。
三个良庄俨然变成了民族大杂烩,但是在良庄妥善的治理方略之下,并没有什么冲突情况发生,大家最初有些矛盾和纠纷,但很快就被调解结束了。
接下来都在安心种田耕地,收获粮食,填饱肚子,腰包里的五铢钱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说起来,整个良庄体系之中的宣传队伍也是最早在茂陵良庄这边落实的,一心会宣传部最早的成员们就是茂陵良庄的老庄户。
这支队伍里不仅有汉人,也有羌人和鲜卑人等等,他们也加入到了宣传队伍里,不断从他们的部族之中带人过来加入良庄过好日子,搞得周边地区的豪强地主们十分无奈。
真是又恨又怕!
但是奈何,良庄的名声就是好,整个三辅之地包括凉州,还有汉中和蜀中的一些地方,就算是上了年纪的人和垂髫小儿都知道关中有良庄,良庄有粮食,人只要去了就能吃饱,就饿不死,就能安居乐业。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民间的传说都把良庄叫做粮庄,认为良庄里全都是粮食,遍地都是金灿灿的谷子。
良庄名声好,袁树名声就好,名声一好,在这个遍地都是拟人之辈和非人之辈肆虐的寒冷年代,袁树就成了不少人心中唯一的光、唯一的太阳。
昆虫还有趋光性呢!
更何况是人
于是征兵令一来,三辅之地、三河之地就骚动起来,最棒的棒小伙儿们都赶着往雒阳去。
到了四月十几日,袁树在雒阳北部设置的募兵大营里已经有一万多人到位了,而且因为对前来参军的人数有信心,袁树还特意设置了准入门槛,并非所有人来了都能加入。
身体一定要健康,要能掌握一定的技战术,能射箭、骑马的直接加入,识字能读写的直接加入,其他的人都要经过问询与审核,还要检查身体有没有伤,有没有患病之类的。
而前来参军的人一看袁树这边甚至都还要设置门槛,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顿时更加积极了,生怕进不去。
人就是这样,越有门槛,越是多人想要进去,于是成功加入的人欣喜若狂,被拒之门外的失魂落魄如丧考妣,仿佛他们加入的不是要上战场的军队,而是什么吃白饭的白嫖大队。
袁树自己也亲自参与了募兵环节,亲自搬来一张桌子,与其他一心会的人事部门成员们一起审查要来参军的人们,严格把关,将那些身材过于瘦弱、矮小的人直接拒绝。
这支军队一旦成军,很快就要打仗,就要死人,袁树可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他们成长,而且就算是为了当前的朝廷局势,袁树也需要尽快把这支军队建立起来,然后带着他们打出成绩来。
没办法,朝廷局势有些混乱,袁逢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