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汉官 > 第219章 借刀杀人【3K】

第219章 借刀杀人【3K】(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9章借刀杀人【3k】

话说这次奉命出使徐州的使者乃是陶丘洪。

这位青州名士自从避祸辽东,托庇于魏哲麾下后便再也没有离开。

其实像他这样的青州士人还有不少,魏哲多授以文学从事等闲职。

以往此辈不是在书院讲学论道,就是在楼阁之中整理洛阳藏书。

只因这次联盟中原诸侯事关重大,陶丘洪才特地被魏哲挑出来担任使者。

毕竟陶丘洪清达博辩,文冠当代,本就是天生的说客之才。

而且早在董卓乱政前陶丘洪就已经是大汉名士了,交往遍及天下,有他出面即便事情没有办成,至少生命安全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青州进入徐州之后陶丘洪便顺利的见到了陶谦。

然而看完书信之后,陶谦却沉吟不语。

须臾,陶谦方才抬头看向陶丘洪道:“子林以为袁本初何人也”

“四世三公,天下亚姓,名门贵胄也!”陶丘洪面色如常道。

见他没有刻意贬低,陶谦不由抚须而笑道:“既如此,吾何以与袁氏为敌”

陶丘洪闻言却长身而立道:

“使君此言差异,此举非与袁氏为敌,实乃自保矣。”

“袁本初虽为名门贵胄,实乃虎狼之性也。”

“昔日洛阳宫变,此辈竟然悍然举兵攻打皇城,烧毁宫禁,屠杀宫人,以致宫妃内眷多有惨死,天子流落北邙,此为不仁、不忠也!”

“冀州牧韩馥念其为举主之后,倾冀州之力助其起兵讨董,然袁本初却罔顾满门血亲之仇,不思讨伐董卓反而窥视冀州,此为不孝也!”

“后韩馥虽以礼待之,一朝邺城兵乱却城破身死,此为不义也!”

“且当年关东郡守结盟讨董之时,共尊袁本初为盟主,同立誓曰: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然言犹在耳,最后却只吾主孤身西进,血战数场方得收复旧都。”

“袁本初却罔顾国仇家恨,只知争权夺利,虽为盟主,反攻杀同盟之河内太守王匡,兼并河内之地,此乃不信也!”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在侧,使君敢安枕否”

陶丘洪话音一落,陶谦顿时哑然。

他固然知道袁本初不是什么纯良之辈,但被陶丘洪这么一说心中还真的忍不住一紧,觉得自己往日对袁绍还是有点轻视了。

若以此言,袁绍还真是一头不折不扣虎狼之流!

要知道他的满门血亲可都是董卓杀的,但袁绍却对在长安享乐的董卓视若无睹。

但一旁座上的治中王朗见状却看不下去了,当即起身出列。

说来王朗也算是被罗贯中黑的最惨的一位了。

一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直接让这位老先生成为后世不少人心目中的小丑。

然而实际上这位当时已经将近八十高龄,还贵为三公,压根就没有出征,诸葛亮便是口才再好,想要骂死他也是难于登天。

更别说这位老先生向来博学多闻,秉性纯良,著作等身,为天下儒宗。他所著的《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等,都被曹魏朝廷当做官方教材,更有“王学”之称。其子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书,在司马晋时也位列官学,王肃本人更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外祖。

可以说靠着两代朝廷的支持,“王学”一度压倒“郑学”,盛行天下数百年。

也就是罗贯中那时王学已经彻底衰败了,否则他此举几乎与挖孔子坟墓无异。

不过此刻王朗还不知日后会有一个大黑子要给他上强度。

此刻见陶丘洪对袁绍如此贬低,他忍不住开口道:“子林为何如此刻薄袁本初向为天下楷模,纵然洛阳宫变之时有所差错,终究也是为了铲除宦官奸党,只此一条他便于天下有功矣,何至于以虎狼称之且袁本初往来之人素为鸿儒高士,若品性如此不堪,何以交游天下”

说到这里,王朗直接讥讽道:“虽各为其主,但子林却不必如此大言,否则恐适得其反”

然而陶丘洪闻言却丝毫不怒,反而失望的摇了摇头:

“腐儒之见,景兴还是闭口为好,不然恐为智者所笑!”

“君言各为其主,却不知吾主与袁本初实乃天壤之别。”

“吾主向来秉行忠义,所行之事无一不合天理人伦,袁本初可否”

对于他这句话王朗虽然依旧有些不服,但对魏哲却无话可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