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汉室老臣【12】(1 / 2)
第221章汉室老臣【12】
别看河南尹虽只一郡之地,但却不能以常理而论。
毕竟这可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
往年承平之时河南尹光是在籍人口便足足有百万之多。
若是算上洛阳权贵、河南士族的奴仆与隐匿的丁口,这个数字恐怕会更加夸张。
即便董卓迁都时将洛阳周边两百里扫荡一空,鸡犬不留,但虎牢关以东的城池却并未受到这种扫荡,得以幸存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刘虞这个司隶校尉治下人口绝对不会少于五十万。
这种规模即便放在中原地区,也已经算是一个大郡。
凭借刘虞的内政水平,以洛阳地区的优渥地理条件,刘虞竟然说心有余而力不足鬼才信!
不过刘虞终究是汉家老臣,素有威望,故此陶丘洪并未直接点破这一点。
于是当刘和诉苦罢了,陶丘洪心念微转便有了主意。
只见他先摇头长叹一声,然后自顾自的拍膝长歌: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
好家伙,陶丘洪才说了一个开头刘虞的老脸便皱成一团。
正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
一听陶丘洪吟诵这首乐诗,刘虞便猜到了他的言外之意了。
因为这首前汉年间的《羽林郎》讽刺的正是男人薄情寡义、喜新厌旧之事。
果不其然,随后便见陶丘洪起身放荡狂歌道: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歌罢,陶丘洪竟然直接摆了摆手,便准备潇洒离去了,当真将名士风流演绎的淋漓尽致。
然而事情都发展到这份上了,刘虞又怎敢就这么放陶丘洪离开呢。
毕竟这事若不说清楚,日后陶丘洪只需随口一提,他的一世清名可就毁了。
别人不清楚,刘虞这个儒生还不知道那些文人士子的秉性吗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的背后就是这群人在推波助澜。
若是被那些闲极无聊又喜欢记野史的士子知道了,说不定他都能“青史留名”。
——
比如:司隶校尉刘虞薄情寡义,青州名士陶丘洪吟《羽林郎》讽之,长歌而去!
——
这倒不是刘虞杞人忧天,而是确实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以说坏还是这些读书人蔫坏,专门往别人的心窝子上捅!
本来应该是陶丘洪向刘虞父子追问缘由,但现在却成了刘虞必须给个交代。
而且他还得求着陶丘洪听,若是陶丘洪不信,刘虞反而要想办法自证。
就这样,转眼之间双方便主客颠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