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开辟新业务,干旱的征兆(1 / 2)
“松林,这块试验田你要派专人管理,收割的时候必须我在场,明白了吗”
方唯和王松林站在试验田边,特意向对方交待了烟草种子种植的注意事项,然后他就返回了大队。
说实话,他对于种植过程还是很放心的,只不过最后的筛选过程需要他亲自把关,早期倒也不用天天盯着。
在这之前,方唯对于培育烟草种子的事兴趣不大,要不是因为考虑到婷婷的前途问题,他真懒得这么劳心劳力。
回到队里,他给朱明辉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一方面是告诉朱明辉自己收到了对方派人送来的烟草种子,另一方面也告诉了对方,烟草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经正式展开。
“好好好!方支书做事就是痛快,难怪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方婷婷在市卷烟厂学习,一切都好,我前几天还去厂里看望过学习人员,请你放心。”
朱明辉很高兴,同时给方唯卖了一个人情。
他前几天去卷烟厂特别交代了厂领导,要好好照顾方婷婷。
方婷婷在厂里并未学习生产技术,而是跟着师傅学习质检,以后不管她是留下来还是回到新林县卷烟厂,新岗位肯定是质检员。
这也是为以后的转干打下基础。
“多谢朱主任的关照!”
方唯再三表示了感谢,人家办事没得说,他只能在培育烟草新品种上面予以回报。
两人聊了十来分钟,便结束了通话。
几天后。
队里的春播工作正式展开,播种、催芽、育秧等等,这都是固定的流程,等育秧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插秧了。
队里的劳动力有了富余,方唯便和建设单位达成协议,【新民居】2期3期工程同步开工建设,队里一下子抽调了300名壮劳力去了工地。
正好郑虎他们的打分也出来了,按照方唯的要求,目前正贴在大队部和各队队部的宣传栏上进行公示。
总的来看,大家的反应还都比较正向,可能会有人在背后嘀嘀咕咕几句,但公开持反对意见的却没有。
毕竟大队干部和各生产队的干部,都没有参与分房,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公示期结束之后,郑虎代表大队将新居的钥匙发了下去,限定他们一个月之内搬家。
腾出来的旧房子收归大队,然后会全部拆除。
这些天,队里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没分到房子的人开始盼着2期3期工程早点建好,到时候又有大批的人可以搬进新居。
因为有盼头,所以此次分房才会显得格外的祥和。
晚上。
盘莲用幽怨的小眼神看着方唯,然后很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三哥,看到别人有新房子住,好羡慕啊。”
“莲,你也跟着凑热闹。咱们秋天肯定能分到新房子,你不用刻意提醒我,下一次分房,队干部都不会再让了。”
方唯不禁莞尔,赶紧解释了一句。
盘莲这才放过了他,多等等都不要紧,就怕男人一心要发扬风格,让了一次又一次。
“对了,三哥,厂里这几天可忙活了呢。即将搬入新居的社员,好多都到厂里来买竹制家具和竹器,大哥做主给了他们出厂价,他们都很高兴。”
结束了之前的话题,盘莲想起了厂子里的事情,就随口念叨了一句。
“不错啊,大哥都知道变通了,难怪厂里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方唯随口赞叹了一句,没想到大哥在竹器厂早准备了自己定位,经营管理搞得有声有色。
他基本上很少管竹器厂的事情,一般的事情都是由方平做主。
比如像盘莲所说的价格优惠,方平就有权力做主。都是一个大队的人,他直接给了最优惠的价格,人家自然都很满意。
“三哥,还有不少人想让我们制作木质家具,厂里的强项是竹制家具和竹器,大哥就没同意,让他们去找人自己做。”
两人继续聊着,直到阿姐那边做好了晚饭,才停了下来。
第二天。
方唯刚到办公室,就有一些社员找上门来,请求队里给供应木材。
如今山上的树木大多已经成材,就连作为防护林的楠木都数不胜数,已经具备了砍伐的基础。
方唯让他们先回去,然后召开大队会议,专门研究此事。
“支书,我觉得有计划的利用森林资源是可行的。咱们杜绝的是乱砍滥伐,有计划的利用也是为了给大家减轻负担。”
郑虎首先发言,他支持给社员们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
“我觉得不好,一旦开始大量的砍伐树木,就怕刹不住车啊。”
也有人反对砍伐树木给大家做家具,现在的木材很容易买到,而且价格不贵,各人自己想办法就是了。
“我觉得可以适度的给社员们提供一些木材,咱们可以制定一个标准,每个人供应多少木材,超出部分一律自己想办法,
而且指标不可转让,一旦发现,会给予严厉的处罚。可循环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可偏颇。”
最后还是方唯一锤定音,责成育林队提交砍伐计划,并详细制定分配方案。
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队里的林地,大队就能做主,最多上报公社备案就行了。
更何况下塘大队还是人工林,政策就更宽松了。
但育林队制定的砍伐方案很苛刻,并和植树造林相结合。比如像某个社员购买了1方木材,相应的就要去山上种植10棵树木。
而且砍伐的计划很详细,不能造成防护林的缺失,必须要严格执行间隔伐木的要求。
方案报到方唯这里,他签了字。
育林队本来就有伐木工具,因为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枯树病树需要砍伐掉。但大量的伐木就需要更多的工具,队里又马上购买了一批。
沉寂多年的山林迎来了喧嚣声,可砍伐树木由育林队挑选,并上报砍伐计划。
砍伐回来的木材运到大队晒谷场上,第一批搬进新居的社员可凭借手里的指标购买。这个需要交现钱而不是从工分里扣。
有资格购买木材的社员纷纷用掉了手里的指标,毕竟队里的供应的木材比外面便宜,而且质量非常好。
木材拿回去还得放一段时间,彻底阴干了才能制作家具。
下午。
方平来到方唯的办公室,找他说了厂里的一些事情。
“现在社员们要求我们帮着制作木质家具的呼声很高,我们倒是能忙得过来,只不过厂里缺乏生产木质家具的经验,你说咋办”
竹器厂的管理层很纠结,一方面社队企业本来就应该为社员们服务,人家又不是不给钱,有这个条件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另一方面,竹器厂的确在木质家具这一块不擅长,真要生产的话还得添置新设备,也得引进几个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这都是麻烦事。
“设备的事儿好说,钱就能买回来。制作家具的老师傅不好找,县家具厂不是黄了好几年了吗看能不能请两个老师傅来帮忙。”
方唯也觉得完全不理会社员们的呼声不好,社队企业说到底还是归全体社员所有,不能简单的拒绝了事。
方平点点头,随即就带人去了县里,寻访当年家具厂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