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83章 方支书的高光时刻

第283章 方支书的高光时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进行途中,方唯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他发现【狩猎区】和别的区域、比如像【育林采摘区】可以重迭。也就是说一片山林既可以指定为【育林采摘区】同时还有指定为【狩猎区】,二者并不冲突。

因此,方唯在山林里不仅有个人属性的加持,还有区域属性的加持。各种属性迭满,老虎豹子见了他都得绕道走。

一路上他又发现了一些珍贵草药,这些品种他之前并未搜集到,现在正好补全。

采摘的草药放进背篓里,方唯先来到了【草药培育基地】。这一带山高路远山路难行,到目前为止护林队也没来过。

他把身上的东西放下,然后坐下来吃了点干粮喝了几口水。

休息了半个小时,他就开始移栽草药,很快搞定了。反正有属性的加持,栽种下去就铁定能成活,也不用他操心。

随后他才继续赶路,绕到了野生板栗林。

板栗树林郁郁葱葱,树上挂满了果子,再有一个来月就能成熟。这么多的板栗今年肯定会浪费不少,林业局没有力量组织采摘,又不允许下塘大队采摘,这就很操蛋。

方唯在附近转了一圈,便直接返回了家里。

“三哥,你咋不在山上多呆几天”

回到家,正好准备吃饭。

阿姐没有做他的晚饭,因为不知道他今儿会回来,还以为他会在山上多呆几天呢。

盘莲让阿姐去煮一碗粉,她把自己的米饭递给了男人。

“我在山里转了一天就直接回来了,明天我还要进山采菌子,不会去大队部的。”

方唯也饿了,端起饭碗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盘莲随后吃了一碗粉就饱了,她让男人去洗澡换衣服,帮他把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清洗干净。

第二天。

方唯一大早就进了山,到了下午才回来,同时带回来了满满一背篓的天鹅菌。

现在山里的野山菌数量多了很多,而且生长期各不相同,倒是方便了大家采摘。问题是平时也没多少人敢深入山林,大多数野山菌都白白浪费了。

“三哥,省里下发了通知,让咱们派人去省城参加【育种经验交流会】,你去不去”

方唯回来后刚歇了一会,郑虎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这些天各种琐事都是他在应付,但像这种经验交流会多了也没意义,只好来找方唯。

“让老赵派几个人去参会,虎子,你带队,就当是出去散心了。队里的工作让豹哥临时负责,遇到解决不了问题来找我。”

方唯看了一眼会议通知,便决定让郑虎带人去参加。

郑虎对于育种工作并不陌生,再带几个技术骨干去,足以应付一次交流会。

“倒是不错!那就我去吧,顺便在省城玩两天。”

这段时间不是很忙,今年也不用组织人手进山采集,所以郑虎还是有空闲时间的。

他几乎很少出差,倒是很乐意去省城转转。

第二天。

郑虎将手头上的工作临时交给了郑豹,便带着二队的几个技术人员奔赴了省城。

说实话,方唯真没什么该说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仅全都传授给了队里的技术人员,之前还出版了一本书,详细讲解了其中的奥妙。

他从来都没有隐瞒自己的技术,但指定区域的存在,是其他人根本无法的复制的东西。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看样子上面还是不死心啊,总以为他留了一手。

夏收之后,育种基地那边就没有来人找过方唯。

新林县农业育种基地是武耀阳一手建立起来的,本来倚靠【yx-032】稻种逐渐打开了局面,但随着武耀阳的离任、育种基地换人,有些事就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当瑶岭公社所有的生产大队都成功培育出了【南光二号】定型稻种,育种基地的稻种就快速丢掉了市场。

姚主任不得不让育种基地主动减少产量,所以对方暂时也不缺育种材料。

在方唯看来,【yx-032】稻种算是废了,不是技术原因,就是因为姚主任等人做的太过,引起了各方的反弹。

反正育种基地不来,他也懒得理会,这事儿说到底和他没关系。

当初对育种基地的支持,那还是看在武耀阳的面子上,现在则不需要看任何人的面子。

在【南光二号】的冲击下,没有哪个稻种能挺得住。

所以说新育种基地已经名存实亡了,如果他们不能拿出来自己的拳头产品,那么这个单位在几年后还能不能存在都两说。

清晨。

方唯和盘莲起来后先在院子里进行了锻炼,然后吃早饭。

吃过早饭盘莲就去上班,方唯在家里写写画画,然后也去了竹器厂。

“大哥,我想给队里的孩子们建一个小型游乐场,你看,这是滑梯、这是秋千,能不能做出来”

现在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一些游乐设施大多是木制的。

比如像滑梯,就是全木质。秋千要用到结实的木桩,所以他才会来找方唯。

游乐场是给孩子们玩的,这个想法由来已久,现在终于有时间落地了。

“没问题,你交给我们做就行,需要的材料我会派人去购买。”

方平看了一眼,觉得没啥难度,便揽下了这个差事。

方唯点点头,随即把草稿给了对方,让对方去设计制造。本来都是一些小玩意,也不用他太过关注。

离开竹器厂,他去了养猪场。

养猪场的母猪在夏收之前就陆续完成了产崽,一共产下了3470头小猪。目前养猪场有怀孕母猪300头、小猪崽3470头,符合出栏标准的成年猪800头。

也就是说,目前养猪场的生猪存栏数为4570头猪。

五叔一见面就抱怨养猪场还小了,应该扩大到10000头生猪的养殖规模才对。

“五叔,咱们大队的主业是育种,养殖业是附带的,现在的规模正合适。咱们的良种猪慢慢卖,持续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方唯不想搞规模化养殖,最起码现在不行。

下塘大队身上的担子很重,几乎关系到全省的粮食生产问题,跑太偏了肯定就会有人出来纠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