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镜中迷局(1 / 1)
镜中迷局
在繁华都市边缘,有一座废弃已久的精神病院。传言每到深夜,医院里就会传出诡异的呢喃和痛苦的嘶吼,仿佛那些被囚禁在往昔岁月里的灵魂,从未真正离去。
林晓是一名热衷于探索都市传说的自媒体博主,为了吸引流量,决定在午夜时分独自潜入这座阴森的精神病院,拍摄一期探险视频。当他踏入那布满灰尘的走廊时,手电筒的光斑在斑驳的墙面上摇曳,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突然,一阵清脆的玻璃碎裂声从走廊尽头传来,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林晓的心猛地一紧,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着声音来源走去。
在一间病房前,他发现地上散落着一面破碎的镜子,镜片在微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就在他准备拍摄镜子碎片时,一道黑影从镜子深处一闪而过。林晓揉了揉眼睛,以为是光线造成的错觉,可当他再次看向镜子时,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倒影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个不属于他的诡异笑容。
与此同时,远在市区的心理医生苏然正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刚走出诊所,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镜中秘密,即将揭晓。”苏然皱起眉头,她向来不相信这类故弄玄虚的信息,但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林晓慌乱地后退几步,镜子里的倒影却如影随形,做出与他完全相反的动作。恐惧如潮水般将他淹没,就在他转身想逃离时,身后的门却“砰”地一声关上了。无论他如何用力拉扯,门都纹丝不动。这时,镜子中开始浮现出一幅幅模糊的画面:病床上的病人痛苦挣扎,医护人员冷漠的脸,以及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苏然回到家后,那则匿名短信始终萦绕在她心头。出于职业习惯,她开始在网上搜索与镜子相关的心理案例。无意间,她发现了一个论坛,里面有不少人分享在那座废弃精神病院遭遇的诡异经历,其中多次提到一面会“吃人”的镜子。苏然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决定第二天前往精神病院一探究竟。
第二天清晨,苏然来到了精神病院。刚踏入大门,一股压抑的氛围便笼罩了她。她沿着走廊慢慢前行,在一间病房前,发现了正在疯狂拍门的林晓。林晓看到苏然,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苏然安慰他,尝试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打开门,就在门缓缓打开的瞬间,一阵阴风吹过,地上的镜子碎片竟自动拼接起来,形成一面完整的镜子。
苏然和林晓警惕地盯着镜子,突然,镜子中再次出现那个白大褂身影,紧接着,无数双苍白的手从镜子里伸了出来。苏然迅速拉着林晓往后退,慌乱中,林晓不小心摔倒,后脑勺重重地磕在地上,晕了过去。苏然看着昏迷的林晓,又看向步步逼近的“鬼手”,心中虽恐惧万分,但作为心理医生的理智告诉她,这些诡异现象背后一定有科学解释。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忆在论坛上看到的信息。突然,她想起有人提到,镜子中的怪异现象似乎与精神病院曾经进行的一项秘密实验有关。据说,当时的医生试图通过镜子反射原理,探索人类潜意识深处的秘密,却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控的后果。苏然推测,镜子可能成为了连接现实与潜意识世界的通道,而那些从镜子里出现的影像,或许是被困在实验中的病人的怨念。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苏然决定主动与镜子中的“存在”对话。她缓缓靠近镜子,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道:“我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很痛苦,但一味地伤害他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镜子中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苏然努力分辨,终于听清了其中几个字:“解脱……真相……”
就在这时,林晓悠悠醒来。他看着苏然与镜子对话,虽然心中仍充满恐惧,但也逐渐冷静下来。两人开始在精神病院的档案室寻找与实验有关的资料。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份关于“镜像潜意识实验”的报告。报告详细记录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原来,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导致许多病人精神崩溃,他们的意识被困在了镜子所构建的潜意识空间里。
苏然和林晓意识到,要让这些被困的灵魂得到解脱,必须找到实验的负责人,还原事情的真相。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得知当年的主刀医生张宏,如今隐居在城郊的一处老宅里。两人马不停蹄地赶到张宏的住所,当他们说明来意后,张宏的脸色变得十分苍白。
张宏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讲述了当年的真相。原来,他为了追求学术上的突破,在实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进行了“镜像潜意识实验”。实验失败后,他害怕承担责任,选择了隐瞒真相。这些年来,他一直被良心谴责,每晚都梦到那些病人痛苦的脸。
在苏然的劝说下,张宏决定回到精神病院,公开实验真相,为自己的过错赎罪。当他们再次回到精神病院时,镜子中的诡异现象愈发强烈。张宏站在镜子前,声泪俱下地向那些被困的灵魂道歉,并将实验报告通过网络公之于众。
随着真相的曝光,镜子中的“鬼手”逐渐消失,镜子开始发出耀眼的光芒。苏然、林晓和张宏闭上眼睛,当他们再次睁开时,镜子已经恢复了平静,精神病院也不再弥漫着阴森的气息。从那以后,那座废弃的精神病院不再传出诡异的传闻,而苏然和林晓,也对人性与科学有了更深的思考。林晓将这次经历制作成视频发布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绝不能忽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